12月10日,2016京津冀RPH彈力線痔瘡套扎吻合器技術交流會在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學術報告廳成功召開。
大會由北京中醫藥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承辦,廣州中大福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會議邀請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肝膽外科主任許瑞云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醫科主任韓寶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肛腸外科主任張書信教授、西苑醫院賈小強教授、中日友好醫院鄭麗華教授、北京中醫醫院許山鷹教授、吳承東教授、世紀壇醫院王振彪教授、北京朝陽醫院鄭毅教授、石景山中醫院任毅教授、航空總醫院饒本強教授等國內著名專家,同來自京津冀的百余名肛腸專家進行了學術交流。大會共設現場交流和手術演示2部分,重在肛腸疾病手術治療及RPH術式應用經驗的交流。
會議初始,張書信教授進行了熱情、簡短的致辭,對遠道而來的專家同行表示熱烈歡迎,并簡單介紹了大會情況,宣布大會正式開始。
張書信教授首先就“基于并發癥的痔手術方法選擇”做了精彩報告,主要談及痔瘡的治療理念、痔的理想手術、各種治療方法、痔術式的選擇、常見并發癥等。張教授還從患者角度出發,從疼痛程度、出血情況、術后狹窄等多方面比較了PPH與RPH等術式的優劣,并指出多種不合理操作的不良后果,及預防失禁的具體操作方法。最后,張教授總結了痔的治療策略——患者利益至上。
韓寶教授的報告主題為“痔瘡微創——個體化治療”。韓寶教授首先重申微創的概念,指出微創理念存在的誤區,然后介紹了痔瘡套扎療法的歷史演變、適應癥、禁忌癥及應用情況,根據自己臨床經驗提出自己心中的微創治療——內套、外剝、齒線保留術,認為只有合適的手術,才是最好的手術。最后,韓寶教授高度評價了許瑞云教授對套扎療法的改進。
許瑞云教授(RPH的發明者)最后就“痔瘡與彈力線套扎”進行了深入講解。許教授首先回顧了肛墊、齒狀線等重要理論,強調了它們在肛門精細功能維持的重要性,然后介紹了彈力線套扎的基本方法原理,并且簡述其技術要點,最后解答了RPH在實際應用中諸如不宜緊貼齒線、膠圈何時脫落、如何避免出血、外痔的治療等八個問題。
10日下午,許瑞云教授、張書信教授在手術室進行了RPH 治療不同類型痔瘡的手術演示,視頻在會議室同步直播。兩位教授與參會的肛腸專家進行多環節互動,就RPH的適應癥、操作技巧、多點套扎方法進行了解答和演示,會議最終在專家學者熱烈的答疑互動中結束。
(本文轉自東直門醫院肛腸科)